时间: 2024-05-24 00:50:26 | 作者: 豆制品
近年来,区农业农村局不断探索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工作,走出了一条具有峰峰特色的“治理之路”。按照“两筐两桶”分类法,以“户分类、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区处理”的模式推进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,通过分类处理、市场运作、无害化终端建设,集中解决垃圾围村问题,实现了从垃圾围村到清洁入窑的转变。
目前,全区11个乡镇(街道)均已开展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,农户源头分类覆盖率100%;全面取缔露天垃圾池,设置分类垃圾桶,垃圾运输收集设备300余台,全区已建立垃圾中转站18个,全区垃圾治理水准不断提高。
通过广播、小喇叭、发放宣传单、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垃圾分类,充分发动群众来打赢这场垃圾围剿“攻坚战”。安排专人负责下村入户指导垃圾分类,让群众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,并在全区所有村,按照每人每月2元钱标准征收农村保洁费,提高了村民参与垃圾治理的责任意识。
采取“政企合作”的模式,区级层面不大包大揽,区财政每年照乡镇的体量、人口拨付一定资金,实行覆盖全区的市场化;乡镇一方面对口公司,购买服务,实行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营,一方面对口农户,落实干部包片、网格管理,指导垃圾分类、强化监督制约,既保障了市场运营高效化,又充分发动镇村、农户参与到垃圾治理中,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。
全区各村(社区)取缔露天垃圾池,设置分类垃圾桶,将农村里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,各村根据人口多少按比例配备保洁员,保洁员一方面对居民投放垃圾进行二次分拣,纠正村民分类错误;另一方面,对垃圾桶来维护和保养,确保清洁整齐美观。
农村垃圾通过垃圾桶、封闭运输车、18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,最终运输至金隅太行垃圾处理终端,实现垃圾不落地、日产日清。
在垃圾处理终端采取无害化处理技术,生活垃圾全部进入金隅太行无害化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示范线,可燃部分作为水泥窑的燃料,不可燃烧的部分作为造水泥的原料,实现了“垃圾填埋占地污染”到“变废为宝全利用”的跨越。
我国常见的垃圾大体上分为四大类:可回收垃圾、厨余垃圾、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。
厨余垃圾包括:剩菜剩饭、骨头、菜根菜叶、果皮等食品类废物,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。
有害垃圾包括:废电池、废日光灯管、废水银温度计、过期药品等,这些垃圾有必要进行特殊处理。
其他垃圾包括: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、渣土、卫生间废纸、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,采取卫生填埋可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对地下水、地表水、土壤及空气的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