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4-06-19 16:28:43 | 作者: 行业新闻
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、竞争力和安全水平,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,推动全省石化化工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特制定本行动方案。
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聚焦“作示范、勇争先”目标要求,贯彻新发展理念,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,坚持市场主导,优化产业布局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聚焦重点子产业链,进一步延链、强链、补链,大力提升石油化学工业、化工新材料、精细化工、氯碱化工等产业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,全力提升全省石化化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、竞争力和安全水平,为全省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到2026年,全省石化化工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4500亿元,产业布局更趋合理,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显著地增强,优势企业规模逐步扩大,产业聚集度、绿色安全全方面提升,产业链总实力逐渐增强。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的现代石化化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,打造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炼化一体化基地和化工新材料基地。
1. 产业集群目标。到2026年,打造年营业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个,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3个。
2. 骨干企业目标。到2026年,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,其中,超600亿元企业1家,超100亿元企业3家,超50亿元企业5家。
3. 科技创新目标。到2026年,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平台15个。力争填补精对苯二甲酸(PTA)、聚酯(PET)生产空白,高分子功能性材料、氟醚及氟树脂开发技术和含氟中间体的绿色制备技术取得突破。
1. 石油化工(炼化一体化)产业链。主要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,依托龙头骨干企业,打造炼化行业环保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,加快炼油适应性改造,实现炼化一体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。以芳烃(PX)项目为着力点,推动芳烃产业链式发展,打造“PX—PTA—PET—终端产品”的产业链。重点发展芳烃、精对苯二甲酸、聚酯、溶剂油、润滑油等基础石化产品以及聚酯长丝、聚酯短纤、高端光学PET薄膜、瓶用切片等下游深加工产品,加强碳四(C4)、碳五(C5)资源综合利用。
2. 化工新材料产业链。主要在永修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、瑞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,依托龙头骨干企业,发挥我省有机硅单体和萤石资源优势,加强有机氟硅材料应用开发,拓展终端产品应用场景范围,打造“有机硅单体—中间体—硅油、硅橡胶、硅树脂、硅烷偶联剂—终端制品应用”的有机硅产业链,打造“氢氟酸—含氟单体—含氟聚合物、含氟精细化学品”的有机氟产业链。重点发展功能性硅油、高性能硅树脂、硅橡胶以及含氟精细化学品、含氟聚合物等新型氟硅材料。加快发展特种橡胶、高性能合成树脂、功能塑料、可降解材料等前沿新材料。
3. 精细化工产业链。主要在彭泽工业园、乐平工业园等园区,依托龙头骨干企业,全力发展新型医药、农药、染料等精细化工中间体,重点发展塑料助剂、表面活性剂、高端涂料、新型食品添加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。加快发展为半导体、芯片、光伏等配套,针对特定应用领域、特定用途和功能的特种精细化学品。
4. 氯碱深加工产业链。主要在乐平工业园、新干工业园、樟树工业园等园区,依托龙头骨干企业,大力延伸氯气深加工产业链,重点发展偶氮二甲酰胺(AC)发泡剂、对二氯苯、氯化石蜡、聚苯硫醚、三/四氯乙烯、对/邻氯甲苯、四氯丙烯、氯化钛白粉、高纯氯乙酸等产品。加快延伸氢气深加工产业链,重点发展己二酸、环己酮、己内酰胺等产品,提升精制加氢技术水平。
1. 九江石油化学工业产业集群。建设中部地区一流绿色低碳石油化学工业基地,打造石油化学工业全产业链。力争完成10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升级+200万吨PX+300万吨PTA的主体项目投资。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元,打造年营业收入超600亿元龙头骨干企业1家。
2. 星火有机硅产业集群。围绕龙头骨干企业,积极打造“有机硅单体—中间体—下游产品—终端应用”产业链,重点发展甲基苯基硅橡胶,加成型硅橡胶、无卤阻燃硅橡胶、高折光率LED封装硅橡胶,高导热阻燃电子灌封硅橡胶、高性能脱醇型等室温硫化硅橡胶和硅油、硅树脂产品,加快发展有机硅终端应用,形成有机硅循环化发展。
3. 乐平精细化工产业集群。围绕龙头骨干企业,改造提升基础化工和医药中间体等产业,积极引入下游深加工企业入驻,重点打造世界领先的维生素产业园、硅烷新材料生产基地以及全国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供应中心,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及化工新材料、精细化工产业快速发展。
4. 新干盐卤药化产业集群。充分的发挥岩盐、萤石等资源优势,立足现有产业基础,以氟盐化工、氟硅化工为重点,全力发展氯碱化工、氟化工、生物医药化工和化工新材料四大板块,形成以氯碱和氢氟酸为基础、氢气氯气高效利用、含氟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精细化工为特色的新型盐化工产业体系,打造全国知名的盐卤药化园区。
5. 会昌氟盐化工产业集群。充分的发挥萤石等资源优势,重点打造含氟锂电新材料、含氟高分子材料等主要产业链,以含氟新型制冷剂、含氟电子化学品等为主的新兴产业链,以离子膜烧碱、含氟中间体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的辅助产业链,形成较为完整的氟盐化工产业链。
(一)强化规划引导。坚持有所为、有所不为发展原则,立足本地化工产业实际,按照《江西省“十四五”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》(赣府发〔2021〕19号)、《江西省“十四五”石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》(赣工信石化字〔2021〕227号)等要求,统筹协调,科学规划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加强化工园区认定管理,发挥化工重点监测点作用,进一步明确化工园区产业定位,合理确定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,引导产业集聚发展,优化产业布局。积极培育链主企业,发挥链主引领示范作用。
(二)提升产业链水平。围绕主要产业链,着力延链、固链、强链,提高产业链竞争力。石油化工产业链要围绕现有PX、苯、C4等基础石化原料,引入下游深加工企业,填补空白,推动产业链式发展。有机硅新材料产业链积极引入下游应用企业,加强本地下业配套能力。氟化工新材料产业链、精细化工产业链要引进龙头企业,扶持本地骨干企业做大做强,发挥资源优势,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。氯碱深加工产业链要引入下游高附加值含氯含氢深加工企业,走高端发展之路。
(三)提高科技创新能力。支持链主企业加强创新平台建设,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推动高校、化工科研院所与我省石化化工产业集群及大型骨干企业的强强联合,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加快构建重点实验室、重点领域创新中心、共性技术研发机构“三位一体”创新体系。推广“龙头发包、中小接盘”模式,建立创新联合体,加强产学研结合,推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。石油化工产业链方面,力争突破芳烃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生产技术。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方面,力争高分子功能性材料、氟醚及氟树脂开发技术以及含氟中间体的绿色制备技术、绿色降解材料生产技术等取得突破。精细化工产业链方面,要进一步提升塑料助剂、高端涂料和新型农药、专用化学品生产技术。氯碱深加工产业链方面,要拓展高附加值的含氯含氢生产技术。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协同机制,在集聚创新要素、激活创新资源、培养创新人才、转化创新成果等方面给予扶持。推进市场化转型,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。
(四)推进企业梯次提升。支持发展基础好、科技实力强,具有行业领先技术的石化化工企业做大做强。促进龙头企业稳步发展,鼓励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,聚焦优势领域,延伸下游深加工发展,有序实现扩产增效。围绕打造江西石化化工行业新品牌,推进一批优势突出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加快发展。深入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“小巨人”企业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作,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。
(五)培育壮大产业集群。支持各地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化工产业基础,科学规划化工产业发展,打造重点突出、方向清晰、路径明确的特色化工生产基地。支持各地化工园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,构建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平台,确保“一园区一平台”,承担安全管理、职工培训、综合服务等职能,引导产业集聚;支持九江石油化工、永修有机硅、乐平精细化工等产业园区分别建立质量信用标准、产品标准、检验检测、质量溯源、质量保险等“五位一体”的重点产品检测中心。
(六)推进绿色安全发展。推进石化化工产业碳达峰,指导重点化工企业制定碳达峰工作方案。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,提升工艺装备水平,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,切实减少“三废”排放。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,积极创建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。严格项目准入,禁止在长江干支流岸线公里范围内新建、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,严格限制炼油、磷铵、电石、黄磷、用汞的(聚)氯乙烯等行业新增产能。沿江1公里外新(扩、改)建化工项目应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和装备,单位产品能耗、物耗和水耗及污染物排放等达到先进水平。持续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,指导尚未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对照《江西省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实施细则(试行)》(赣工信字〔2022〕5号)有关标准要求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督促26个认定化工园区按照化工园区建设标准提档升级。推进化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,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。
(七)强化开放发展。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,引进世界500强企业、全球和我国化工50强企业、细分领域全球和我国排名前5强企业。培育一批发展前景好、市场占有率高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项冠军企业,鼓励成长性好、发展潜力大的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与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,突破一批关键化工材料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瓶颈,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配套水平。
(八)构建良好产业生态。着力构建产业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、政策链融合发展生态。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,每年推动实施一批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,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。融通资金链,发挥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和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。探索建立由链主企业牵头,产业链发展联合体、有关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产业链发展基金,围绕产业链发展联合体提出的发展趋势进行投资。创新发展科技金融,建立省科技研发资金与政府引导基金、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等金融资本的联动机制,多渠道加大对产业链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。畅通“人才链”,加快建设新型现代产业学院,大力培育高级技工人才。优化高校培养专业设置,提高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匹配度。推动产教融合发展,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链协同发展。鼓励企业和用人单位着力改善用工、薪酬、工作条件等,留住更多本省院校毕业人才。畅通“政策链”。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,统筹推进产业、财政、税费、融资、要素保障等政策实施,积极用好存量政策措施,根据形势和发展需要,适时出台新的增量政策,大力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。
(一)强化机制保障。建立完善省市石化化工产业链链长制,充分发挥链长统筹协调以及链主引领作用,加强省市联动和部门协同,优化资源配置,协调解决石化化工产业链发展重大问题。各地、各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,加强政策支持,细化工作举措,全面落实好各项目标任务,加快推动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(二)强化指导帮扶。强化产业运行监测分析,掌握重点产业集群、化工园区及重点企业运行动态,及时调度分析,做好预警预测。深入基层和企业指导帮扶,做好政策宣传,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。相关部门要加强协商协同,积极争取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政策、资金、土地等支持。
(三)强化人才支撑。依托重大项目、创新平台,加快引进国内外化工行业高端人才,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,推进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。引导石化化工企业与高等院校、技工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,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各层次专业人才。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企业家。充分的发挥专家团队作用。完善石化化工产业专家库,重点纳入石化化工产业“两院”院士、高等院校教授、学科带头人以及企业技术专家等。加强企业指导服务,提供决策咨询,为促进石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