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4-06-11 00:55:35 | 作者: 快餐类
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,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,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、无时不有。
空气,每个人都再熟悉不过,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,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,假如没有了空气,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体也将不复存在。因此,清新营养的空气,是我们人类维系生存的基础。
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喻为空气,提出“要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、无时不有”,一方面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,更重要的却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的方式,自然而然地融入我们的生活,深入我们的内心。而后者,正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。
一个国家的强盛,一个民族的进步,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的富余上,更表现在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水平和民众的道德觉悟上。
历史无数次证明,一个国家和民族,物质上的贫弱落后固然可怕,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和信仰缺失。一个国家的人民,如果失去了理想信仰,内心没有约束,行为没有顾忌,再多的行为规范,也会变成一纸空文,那些罔顾食品安全的食品生产者、践踏法律尊严的贪腐官员……都是最好的例子;再进一步讲,一个国家的人民,如果连主导价值观都丢失了,没有了明确准则,冲破了道德底线,那么再丰裕的物质生活,也难免“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”。而这,正是人们现在明明比过去富足,但幸福感却差了好多的原因。
我们常说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奇迹,也要在精神文化上书写辉煌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的祖国经济发展迅速,创造出了让世界为之瞠目的“中国速度”,人民物质水平也极大地丰富,正在向着全面小康大步迈进。于是,问题来了:在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,我们该焕发什么样的精气神,才能引领思潮、凝聚共识、攻坚克难?在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,我们又该弘扬什么样的价值观,才能让我们的国家、民族、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更加强大?
毫无疑问,问题的答案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习曾指出,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、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,从根本上说,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、凝聚力、感召力。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24个字来概括: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。它体现在三个层面上,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,指的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;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,指的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;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,指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。这三个层面既有区别又相互融合,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,又继承了中国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,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,反映着全国中国人共同心愿的最大公约数。
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、无时不有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。
习指出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广大党员、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、带动群众。所以,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、无时不有,为官者必须率先垂范。
羊群中,最重要的角色就是“领头羊”,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整个羊群,为官者实际上的意思就是“领头羊”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放下身子的领导干部远比喊破嗓子的让人信服,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一个问题上,只要作为“领头羊”的党员干部能够在弘扬先进思想道德上作出表率、见诸行动,廉洁奉公、勤政为民,这实际上的意思就是重要的导向和最有说服力的教育,说再多都不如这个管用。
反过来讲,如果这个“领头羊”有问题,也会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阻碍。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把那些信念坚定、为民服务、勤政务实、敢于担当、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提拔任用到合适岗位上来,形成鲜明的以德为先用人导向;而对那些信念动摇、腐化堕落,关键时刻逃避责任的干部,也要及时作出严肃处理,决不能让这些人消解“领头羊”的正效应。
习指出,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,必须融入社会生活,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、领悟它。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,在落细、落小、落实上下功夫。所以,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、无时不有,还需要将它融入群众的生活中。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,这个“知”是前提和基础,只有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,只有春风化雨,才能润物无声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某一部分社会成员追求先进的誓词,也不是社会对某一层面群体的规范要求,它是社会各界广泛认同、普遍接受、一致认可、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观,是各种社会认知的最大公约数,代表了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总体认识、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。从这一点来讲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社会生活方面,具备天然的优势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,它将各个层面的价值理念彰显于国家发展、社会运行、个人生活的过程与细节,国家有目标,社会有取向,个人有准则,三者共同作用,就能不断增厚道德土壤,实现社会风气的净化。
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,但要想将这份道德的力量唤醒,却需要每一个人的实干和行动。公务员为群众办好的每一件实事,是敬业的诠释;商家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的每一件商品,是诚信的代言;看见需要帮助的人热心上去搭把手,是友善的暖流……我为人人,人人为我。其实,当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“筑堤人”时,我们每个人就慢慢的变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受益者,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,也会在这种爱的交互传递中越来越浓厚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过程有其独特的问题和独特的解决方式,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也必然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共识,因此,民族地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样社会价值的引领地位时,要考虑民族因素,做好统筹兼顾。
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,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,没有简单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为要实行单一的价值一元观,而是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观念、价值观念的多样和差异的基础上,突出党员干部带头作用,结合民族地区实际,挖掘和弘扬少数民族的宗教、风俗习惯中有利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、时代进步的文明内容,引导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促进、协调发展,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,彻底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中。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,文明也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,更是一项宏大工程,蕴涵着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。从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,到普通群众的热情参加,人民有信仰,国家才有力量,只要每个人多一些担当、尽一份心力,就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、无时不有,就能汇聚强大的力量,让道德航船乘风破浪,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。